有一首歌,忘了歌名,歌词唱道:“我要去桂林呀,我要去桂林,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;我要去桂林呀,我要去桂林,可是有了时间我却没有钱……” 我与歌里的主人公一样,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。终未去成那向往已久的“山水甲天下”之地!十·一黄金周快要结束之时,一位刚从桂林旅游归来的好友给我带来了一套桂林山水酒瓶。欣赏着小巧的桂林山水酒瓶,也算是暂时了却了多年来未能身临其境之遗憾吧! 酒瓶分别是象鼻山、骆驼山、伏波山、花桥、漓江石。为桂林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组成,灰陶质,形小巧,把玩手上,美在心中。 象鼻山,因山形酷似一头伸着鼻子汲饮漓水的巨象而得名,神奇壮观,形神兼备,是桂林城的象征。鼻脚之间造就的水月洞如同一轮临水皓月,构成“象山水月”奇景。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骆驼山,形状酷似一头蹲在地上的骆驼。据说,明末有江南名士隐居于此,遍种桃花,每年春天,桃花繁盛,花开如红霞一片,仿佛给骆驼山披上赤霞,景色极其优美,古人称之为“驼峰赤霞”,是桂林十大景之一。 伏波山,位于桂林市区东北,孤峰突起,西枕陆地,东临漓江,有遏波伏澜之势,因唐代曾在山上修建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祠而得名。伏波山公园由多级山地庭园组成,有还珠洞、千佛岩、珊瑚岩、试剑石、听涛阁、半山亭、千人锅及大铁钟等,集山、水、洞、石、亭、园、文物于一体,成为桂林山水的缩影。 花桥,始建于宋代嘉熙年间。坐落在七星公园入口处的小东江上,全长135米。桥面有风雨长廊,桥亭覆绿色琉璃瓦,桥身为磐石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。每年春夏,花开烂漫,繁花似锦,桥两岸遍植桃花、翠竹,小桥掩隐于“满溪流水半溪花”之中,花桥因此而得名。现在的花桥是1965年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桥,青石所砌。桥下,四个半圆的桥孔与其在水中的倒影形成四个玉盘,状如满月,正如“四轮明月伴芙蓉,半入澄江半化虹”诗句中所颂的“花桥虹影”之美景。桥东有一巨石,名芙蓉石,上有老树古藤,干矮荫浓,枝叶遮盖全石,有如巨人撑起的大伞。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《华夏酒报》。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,请订阅《华夏酒报》,邮发代号23-189 全国邮局(所)均可订阅。